最近,一位老左派的身影再次在中国社会中升起。随着年轻人越来越对社会主义思想的兴趣,和在国际舞台上与美国及西方文化的竞争,老左派逐渐得到了更多关注。
但是,要理解老左的真正含义,需要回顾1960年代至1970年代间,中国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历史事件。这一时期,毛泽东领导了一场政治运动,目的是消除从国内政治领导人,到艺术家、教师等各个行业内存在的所谓“资产阶级思想”。
然而,在这个时期,大量文物被毁坏,知识分子被迫搬出城市上山下乡,民间组织被迫解散,政治镇压达到空前的高峰。这一段历史被普遍认为是中国现代史上最黑暗的一章,几十年来,世界各地的学者都试图通过研究来理解这段历史与当时的中国社会形态。
在当今中国社会,老左派的存在可以被视作一种对文化大革命所抱持的某种恋慕,他们相信在大革命中毛泽东所追求的“群众路线”,是对现代资本主义价值的一次反叛。而且很多人也认为朝着更加自主、更加平等和更加公正的方向,并非是跟随西方价值观的道路,而反之者,是不断细化和丰富中国的传统精神。
尽管有许多人支持老左派,但是很多人依旧不同意他们的观点,并且认为他们可能会继续支持政治镇压和强调革命性的思想。以此作为背景,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依旧在要审视文化大革命的真实面目及其对中国社会的长期影响。
当然,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相信或不相信在老左派思想中所呼吁的平等价值或民主理念,但是我们可以肯定的是,回顾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历史事件,可以在我们思考我们选择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下,让我们的社会朝着什么方向发展时提供一个宝贵的参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