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自由贸易)是指完全开放的贸易,允许没有贸易限制的进口和出口。自贸区建设是某国实现“两个转变”和“三大任务”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样的,在中国,自贸区建设也逐渐受到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支持。
首先,相较于一般的经济特区来说,自贸区有更加自主的政策制订权,因而可以更加灵活、快速地采取改革措施。例如2013年成立的上海自贸区,其推行的政策包括金融自由化、境外投资便利化、服务业开放等方面,以“试点创新”带动全国范围内的改革,从而促进各地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次,自贸区的建设旨在促进贸易自由化和增强经济全球化,通过开放市场,拉近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关系和合作,从而实现零和游戏向正和博弈的转变。仅以上海自贸区为例,据统计,自2013年至今,其实际使用外资达到700多亿美元,占全国自贸试验区之总额接近50%,明显推动了该地区的经济繁荣和发展。
最后,自贸区建设是中国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重要节点。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的全球价值链,自由贸易成为了贯穿其中的最大驱动力。而在中国加强与世界各国友好关系、深化与沿线国家的合作的过程中,自贸区作为开放平台,无疑成为更好地融入全球化市场和深化贸易往来的桥梁和纽带。
总体来看,自贸区建设已经在中国得到了较好的推行和发展,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同时,中国还将加强与世界各国开展多层次、宽领域的自由贸易区建设,跨足未来发展的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