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借贷是什么?借贷有风险,民间莫轻信
民间借贷,是指公民之间通过借贷关系取得资金,并约定还本付息的经济行为。由于利息普遍高于银行,民间借贷近年来在大众群体中比较流行,同时也产生了诸多的问题。
民间借贷的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借款人信用风险
民间借贷往往缺乏担保,全凭借款人的信用。如果借款人信用不好,可能会出现赖账、跑路等情况,导致出借人蒙受损失。
2. 利率风险
民间借贷利息一般高于银行,但如果出借人过度追求高利息,可能会陷入高利贷陷阱。一旦利率超出了法定限度,借款人可以拒绝支付利息,甚至要求法院撤销借贷合同。
3. 暴力催收风险
部分民间借贷带有暴力催收性质。如果借款人无力偿还,催收人员可能会使用非法手段进行催收,严重者甚至会对出借人造成人身伤害。
4. 法律风险
民间借贷是否受到法律保护取决于借贷合同的合法性。如果借贷合同违反法律规定,如利息超过法定限度,则合同有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为了避免民间借贷的风险,出借人和借款人应注意以下事项:
签订正规借贷合同,并明确借款金额、利率、还款方式等条款。
充分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必要时要求提供担保。
借贷利率不能超过法定限度,否则可能会被认定为无效。
规范催收行为,禁止使用暴力催收手段。
民间借贷的风险是显而易见的,出借人和借款人一定要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借贷有风险,民间莫轻信。